新闻中心
客服中心
北京区    立即咨询
西北区    立即咨询
华北区    立即咨询
东北区    立即咨询
华南区    立即咨询
华东区    立即咨询
华中区    立即咨询
西南区    立即咨询
知识园地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知识园地

谈谈电子合同的一个“风险”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2/3/3 14:19:19 浏览量:

网上签合同,安全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电子合同,已经成为解决数字世界安全可信难题的利剑。

可是,最近有网友声称发现了电子合同的巨大安全漏洞:“下载签署完成的电子合同PDF文件以后,转成word格式,公章就直接会变为图片——如果电子公章的模板是实体章图片,那不就等于把公司实体章的电子版泄露出去?!”

泄露了公章图片,会是电子合同的巨大漏洞么?


其一,电子版的公章图片本身没有任何意义。

电子合同是合同签订双方,用国家颁发的唯一电子身份在电子合同文档上签字,合同内容和签字通过数据加密技术保存并不能修改的合同类型,确保了文件“真实身份、真实意愿、签名未改、原文未改”,可随时查验。

加盖电子印章的电子文件、电子合同与加盖实体印章的纸质文件具有同等的法律效力。但是经过打印或通过其他格式转换的,不具有法律效力,视为复印件。

因此,大家应该要有这样的法律认知——在互联网世界,签署、查收各类文件,一定要使用合法合规的电子合同,验证真伪、防抵赖、防篡改,而非简单认可PS的电子版公章。


其二,电子版的公章泄露,是否会因被盗刻导致企业受损?

电子版公章被泄露,有可能成为被盗刻的风险来源之一。这也是实体章使用过程中,老生常谈的一个企业用章风险。

一方面,实体章的使用不可不免存在着盗刻、私刻的风险,企业可以从加强内部合规,从制度上规避风险;也可以使用智慧印章,管控风险。而最大程度避免这种风险的方式,其实就是使用合法合规的电子合同、电子签章。

另一方面,为杜绝风险,企业可启用“电子专用章”。在法律上,对可信电子签名的规定,并没有使用印章图片的要求,甚至没有公章图片都是可以的。现在在文档上保留电子印章的图片,主要是照顾大家这么多年的签署纸质合同要看到一个红彤彤的印章的签署习惯而已。


综上,对外签订合同,简单认章辨真假不如靠技术保平安。


二维码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