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的意见》。《意见》明确,2022年底前,基本建立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电子证照共享服务体系,建立健全电子证照制发机制,企业和群众常用证照基本实现电子化,与实体证照同步制发和应用,在全国范围内标准统一、互通互认;电子证照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社会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减证便民”取得明显成效。
《意见》的出台标志着电子证照应用进入到更加规范的时代,对解决电子证照目前存在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电子证照作为具有法律效力和行政效力的专业性、凭证类电子文件,日益成为市场主体和公民活动办事的主要电子凭证,是支撑政府服务运行的重要基础数据。
但目前,各地电子证照的建设普遍存在难以摆脱纸质依赖、数据标准不统一、数据可用性不高、系统融合度低等诸多问题,阻碍了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电子证照的共享互通和应用,进而使得全国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的目标难以达成。
为解决电子证照应用的痛点和难点,《意见》明确指出,健全电子证照应用协同推进机制,加强电子证照应用跨地区、跨部门工作协同。各地区各有关部门应统筹建设完善本地区本部门电子证照库,按照“应归尽归”原则将电子证照信息汇聚至国家政务服务平台。
当前电子证照之间互通互认的基本条件已经具备。推进电子证照扩大应用领域和全国互通互认要在保留多家数字供应商的同时,推动接口开放,让各地、各个系统之间能够打通,实现证照互认验证,打破区域互认壁垒。
作为电子签章政务服务的主要供应商之一,安证通在为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湖南水利厅、长沙市政务一体化电子签章项目等提供电子证照服务的过程中,积累了大量的专家实践和客户经验,构建了适用于多终端、多层级、多模式的电子证照平台产品,实现一次生成、多方复用、安全可信、互认共享的电子证照全生命周期管理、全流程闭环应用。
安证通可提供省/部级、市级以及垂直行业等统一电子证照综合管理系统,符合国家平台制定的相关标准与服务评估指标,支持政务侧电子证照库、以及企业、自然人应用,可对接国家平台电子证照系统,标准化业务交互接口,支持OFD/PDF等所有主流文档系统,提供包括电子证照的制作生成、安全管理、共享使用等应用,满足政务部门审批过程中的证照管理、真实性鉴别、信息共享、辅助录入等需要,打造电子证照各业务应用场景全程无纸化。
权威可信的安证通,是《电子合同在线订立流程规范》(GB∕T 36298-2018)等多个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起草者,并通过安可产品测试,可为政务、军工、央国企、金融、能源等国家重点行业提供安可电子签章,已服务了公安部及全国10多个省公安厅、最高人民法院及3600多家基层法院、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司法部、人社部、国家档案局、国家统计局、中国贸促会以及住建、交通行业客户,并为中国联通、中国邮政、华润集团、北京银行、中兴通讯、中国铁建、潞安集团、鞍钢集团、中联重科、东风汽车等500万企业用户、2000万个人用户提供了电子签名、电子签章、电子合同、数据保全等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