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在电子劳动合同推广中的作用
来源:本站 发布时间:2021/8/23 15:51:37 浏览量:
随着电子合同应用越来越普及,政府管理手段如何跟得上技术革新的发展步伐?人社部门管理迎来新的挑战与机遇。
从2020年年初,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人社部、教育部“鼓励高校毕业生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到”,电子劳动合同第一次被推至大众面前,顺应时势发展,不到两年间,人社部又推出落地性推动政策的《订立指引》。
在《订立指引》第十五条,提到“鼓励用人单位和劳动者优先选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等政府部门建设的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以下简称政府平台)。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未通过政府平台订立电子劳动合同的,要按照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公布的数据格式和标准,提交满足电子政务要求的电子劳动合同数据,便捷办理就业创业、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人事人才、职业培训等业务。非政府平台的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要支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时提交相关数据。”
由此可见,政府的雄心在于将电子劳动合同作为政务服务的一环,以电子劳动合同+政务,寓管理于服务,优化营商环境,创新人社公共服务的供给方式。
全面推广电子劳动合同,推动电子劳动合同+政务服务落地实施,一签通认为,人社部门应搭建电子劳动合同线上备案平台、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公共服务平台,同时,应统一建设标准,对企业自建平台、第三方平台开放接以便口及时提交相关数据。建设人社厅统一规范的电子劳动合同备案系统,开通网上申报模块,以劳动合同签订为前端发起项,将劳动合同备案、社会保险参保登记和申报核定、劳动仲裁、以及人事人才、职业培训等业务等事项整合成串联事项,企业只要在电子劳动合同上签章,即可自动生成劳动合同备案申请等后续串联事项,无需再到实体大厅办理。中小微企业自身实力弱、数字化转型能力有限。弥补数字化鸿沟、为中小微企业减负,实现电子劳动合同普惠应用,人社部门应为小微企业提供公共电子劳动合同签约平台,打造普惠性的公共服务与个性化市场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提供机制。在《订立指引》第十五条还提到“非政府平台的电子劳动合同订立平台要支持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及时提交相关数据。”
制定电子劳动合同平台统一建设标准、开放接口,有序接纳和整合市场上所有满足电子签名法的企业自建或第三方的电子劳动合同平台或系统,构成一体化互联互通的电子劳动合同公共服务平台,实现签署文件的互签互认,数据汇聚、人事管理服务的数据应用,为劳动者和企业之间搭建一个共同信任的电子合同备案平台。19年电子签章核心技术积淀,行业内权威资质和技术实力,一签通可提供完善的人社厅(局)电子劳动备案、签约平台建设方案,助力加速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政务服务电子劳动合同全面应用!